近日,一名浙江女孩蘇清吾獨自花5個月的時間,在老家后院仿建了一個“故宮亭”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,沒有任何基礎的她,一邊查閱書籍觀看視頻學習,一邊動手邊嘗試,獨自完成了故宮亭的斗拱,彩畫,地仗,尤其是建造中用到的榫卯結構。榫卯的應用的不僅僅在建筑方面,更使用于
工業大風扇中。
你知道什么是榫卯技術嗎?我國古建筑主要以木結構為主,在沒有釘子的年代,各個部位的結合都是通過“榫卯”來連接的。榫卯分為兩個部分,榫頭和卯眼。榫頭為凸出部分,卯眼為凹進部分,采用凹凸結合的方式,榫頭和卯眼的咬合,讓連接的構件被固定住。榫卯結構用在建筑上,可以大大削弱地震造成的破壞力,榫卯結合處屬于半連接,留有一絲的縫隙,這樣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,因此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能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,可以說是大自然賜予的“抗震阻止器”。
古代榫卯技術
工業大風扇以往的底盤使用的是重力壓鑄鋁,這種分離式輪轂強度低,耐疲勞性差,而安伯瑪工業大風扇采用的是集成式輪轂,輪轂的“凸”型與葉柄的“凹”型結構緊密配合在一起,當葉片產生的離心力、空氣阻力和浮力都以壓力的形式傳給輪轂,避免葉片承受切割力。
工業大吊扇底盤采用榫卯技術,這種分層結構可以使葉片運轉時上揚一定角度,促使空氣向外側擴展,有效增加覆蓋面積,提升風扇效果。安伯瑪采用的集成式輪轂經過政府權威部門測試可以承受11噸以上的拉力,高于葉柄產生的離心力150倍以上。
榫卯結構集成式輪轂
榫卯技術自我國古代便已經產生,到現在90后女孩自學仿建故宮亭,榫卯體現的是一種連接,也是我國古代工匠智慧的體現,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。安伯瑪工業大風扇在提供改善更好的空間環境的同時,能夠使用榫卯技術開發更安全耐用的產品,亦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肯定和尊重,希望更多利于我們生活的傳統文化在今后能夠被發掘繼承。